1.( )對智力的發展起著主導作用。
A.遺傳素質
B.教育教學
C.社會實踐
D.個人的勤奮
2.多血質對應的神經活動類型是( )
A.強、不平街
B.強、平衡、靈活
C.強、平衡、不靈活
D.弱
3.整天和油漆打交道的油漆工人能辨別400~500種不同的漆色,這種能力的形成是因為受到了( )的影響
A.實踐活動
B.學校教育
C.主觀能動性
D.早期經驗
4.有研究表明,同卵雙生子即使生長在不同的家庭環境中,他們的智商也有很高的相關。這說明了( )
A.人的智力發展與家庭環境沒關系
B.遺傳對智力有很大的影響
C.人的智力發展與遺傳沒關系
D.一個人的智力發展水平是先天決定的
5.吉爾福特認為三個智力維度中,( )真正代表智力的高低。
A.產品
B.內容
C.操作
D.單元
6.學生希望與同伴建立友誼,希望得到教師和父母的愛。這種需要屬于( )
A.生理需要
B.安全需要
C.歸屬與愛的需要
D.尊重需要
7.影響學生的學習方式,同時也作為動力因素影響學習速度和質量的是( )
A.氣質
B.性格
C.需要
D.動機
8.“倉廩實而知禮節,衣食足而知榮辱”反映了人的需要具有( )(易錯)
A.整體性
B.選擇性
C.層次性
D.動力性
9.得到滿足之后動機暫時消失的需要是( )
A.成長需要
B.缺失需要
C.精神需要
D.物質需要
10.世界上最早的智力測驗是( )(常考)具用
A.斯坦福一比納量表
B.韋克斯勒智力測驗
C.瑞文推理測驗
D.比納一西蒙量表
1.B【解析】智力不是天生的,教育和教學對智力的發展起著主導作用。
2.B解析】略。
3.A【解析】三個智力維度中,實踐活動影響個體能力的形成。油漆工人正是在與油漆打交道的實踐中獲得了辨別多種漆色的能力。
4.B【解析】遺傳素質是智力發展的生物前提,遺傳素質是智力發展的基礎和自然條件。有研究發現,遺傳關系越密切,個體之間的智力越相似。
5.C【解析】三個智力維度中,內容主要是思維的對象,產品是經過加工的產物,當對象相同時,操作方式決定著產物的質量高低,操作代表智力的高低
6.C【解析】歸屬與愛的需要,也稱社交需要,是指每個人都有被他人或群體接納、愛護、關注、鼓勵及支持的需要。它是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滿足之后的更高一級的需要,包括被人愛與愛他人、希望交友融洽、保持友誼、和諧人際關系、被團體接納、成為團體一員、有歸屬感等
7.B【解析】性格雖然不會決定學習是否發生,但它卻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方式。性格也可作為動力因素影響學習的速度和質量。
8.C【解析】低級需要只有在得到滿足或部分滿足后才能產生高級需要,這體現了需要的層次性
9.B【解祈】缺失需要是個體生存所必需的,必須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。但是,這些需要一旦滿足由此產生的動機就會趨于消失。
10.D【解析】最早的智力測驗是由法國心理學家比納和西蒙于1905年編制的比納一西蒙量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