杭州市教育系統公開招聘教職工專業知識測試
(2015年5月)幼兒教育專業試卷
一、判斷題
1、《3-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》最直接的意義是為幼兒入小學做好準備。
2、幼兒是通過感覺系統來接收、認識和理解關于環境的信息的。
3、興趣以注意力為基礎,是對客觀事物的一種情緒色彩的表現。
4、幼兒動作發展的順序是上部動作先于下部動作,小肌肉動作先于大肌肉動作。
5、皮亞杰用三山實驗證實了兒童思維的自我中心主義。
6、幼兒的親社會行為是指愿意與他人親近的行為。
7、4--5歲幼兒出現較多的沖突問題是與物品占有相關的同性沖突。
8、幼兒個體發展是生理過程、智力過程和社會情感過程共同變化的結果。
9、手足口病是由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,以空氣傳播的急性傳染病。
10、陶行知先生于1923年春創辦了南京鼓樓幼兒園。
二、選擇題
1、幼兒行為觀察的意義在于( )。
A 了解幼兒的能力 B 發現幼兒間的個體差異
C探尋幼兒行為背后的原因 D 以上三項都是
2、古希臘最早提出教育要遵循兒童心理發育自然特點的思想家是( )。
A柏拉圖 B 亞里士多德 C 夸美紐斯 D 蘇格拉底
3、自我中心的移情階段發生在( )。
A 1--2歲 B 3---4歲 C 4---5歲 D 5---6歲
4、身體或心理的某一方面的機能和能力最適宜于形成的時期稱為( )。
A 發展周期 B 適應期 C 成熟期 D 發展關鍵期
5、在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中,需要的最高層次是( )。
A 安全 B 愛與歸屬 C自我實現 D 尊重
6、發展心理學一般將幼兒同伴關系分為交往、關系與( )三個層次。
A 合作 B 群體 C 游戲 D 接納
7、心理理論是指個體都將心理狀態歸因于( )。
A 自己 B 他人 C 自己和他人 D 以上三項都不是
8、幼兒在計算6個枇杷,吃了3個,還剩幾個時思維屬于( )。
A 自覺行動思維 B 抽象思維 C 發散思維 D 形象思維
9、引導幼兒自然地產生對文學的興趣,應在生活情境和( )中進行。
A 誦讀活動 B 識字活動 C 閱讀活動 D 形象活動
10、一個實際年齡為7歲的幼兒,若他的智力年齡是9.5歲,他的智商是( )。
A 173 B 73 C 92 D 135
三、簡答題
1、簡述教師適宜的教育行為的內涵。
2、如何做好班級幼兒飲用水的管理?
3、簡述游戲材料對于幼兒的意義。
4、《指南》指出引導幼兒感受與體驗美的核心要點是什么?
5、戶外運動場的功能區域劃分需要考慮哪些因素?
四、分析題
1、案由:近期,不少幼兒園調整了課程設置,有個別幼兒園打算取消集體教學活動。
請根據《指南》分析上述現象是否合理,并結合實際談談怎樣把《指南》的實驗融入一日生活中。
2、案由:浩浩在家里只有玩樂高的時候才能專注的玩很長一段時間,而做別的事常常靜不下來。
請根據幼兒注意發展的特點分析上述案例,并結合實際工作提出改進建議。
3、案由:圓圓把積木一塊接一塊隨意地排成小火車,老師看見了,就引導她按顏色有序排列積木,等老師一走,圓圓又重新按自己的方式玩了。
請分析上述案例中教師介入和指導是否有效,并說明理由。
五、實踐題
1、請你根據自己所任的年段和領域,以“下雨的日子”為內容,進行一課時的教學設計(包括目標與過程)。